全世界最无聊的事
需要找最有趣的人合作
你想看到十个国家的各一平米灰尘放在一起是什么效果,以及让很多人有机会站在这些尘埃面前沉思人世的意义吗?你想看看一百个国家的假币是什么样子,以及让这个世界少一些假的行为吗?你想同时看到十个国家形形色色的人们,甚至可以跟他们交流吗?
“在世间”概念作品(三尚当代艺术馆)
那么请支持“在世间”这一作品,至少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作品。稍做思考大家就会知道实现“它”的难度,所以让更多人知道,让更多人参与,是我们想到的最初办法。
作品说明:2005.11.18-2006.11.18 期间创作于北京。在60×70cm的白色画板贴上“尘世”二字,下面贴上12个点,铺于地面。每月喷胶一次固定灰尘,同时揭开一个点,一年后揭开“尘世”二字。
在世间(点击查看作品全部内容)从初步构思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时间。我想如果再有二十年能够完成作品,就很幸运。
二十年间,我从年少轻狂,近乎认为“人定胜天”,到现在彻底明白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,应该是一种成长。所以对这个,实行起来必定“劳民伤财”的作品,反而淡定从容了。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,“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太多无趣又没啥意义的所谓当代艺术作品,实在不必再多一件。”因此,让时间以及时间中不断变化的观者,来考验作品的生命力,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事。在此感谢各位“考官”的耐心,同时也感谢诗人吴红霞对作品的支持和深入诠释。因作品的规模过于宏大,远远超过个人的能力边界,真要实行,需大家帮忙。在此种下一颗种子,希望感兴趣的有缘人或机构一起来“培育”,一起来玩艺术!
方天园
备注:假币系列作品与王颉联合创作(2002年,我们构思了假币系列作品,“假币募捐箱”是其中一个)
“常”在人世间
--读方天园行为装置艺术《在世间》
法国诗人菲利普·雅各泰说:“愿隐没成为我发光的方式。”如果可以用此呼应佐证,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方天园似乎是“隐没”的,而创作中的方天园则是“发光”的。这种隐没和发光的交集与互文,正如他的作品“在世间”中一粒微尘的隐喻和象征。 《在世间》的“尘埃”,它们漂浮地存在,挤挨一起,各自孤立无援又各自依存。装置“捐赠箱”的介入方式则看似直白浅显,所揭示的却曲折幽深、非同寻常。如果说“尘埃”是让“一切弱小的个体归于人世纲常”,那么“捐赠箱”则是让“一切假的东西烟消云散”。 艺术家以悲悯之心、俯瞰之势,为我们制造了一个互动的沉浸式的体验场景。为此我们不禁要问,当你仰望天空之时,那个仰望的高度,是不是足已构成一个俯瞰的姿势,从而揭示艺术内在的精神性本质?无论来自何处、去往哪里,世间任何国度,纵使隐没于天际线下,装置艺术《在世间》,它显示的指向是多重的,触发了我们对人世诸种遭遇和苦难深刻的同情、联想、共鸣和质询。在某种程度上,它将人生置于绵延的大地和无垠的时空,述说着人生曲折的命运。这种由不可预知的命运所产生的痛感,于疫情病毒侵袭蔓延时作为个体的惶恐和盼望,或将更加无以言传人如微尘、真相错愕中又不得不言传的警醒。艺术家唯有怀有深切的怜悯之心,所创作的仪式和行为乃至其中的反讽或隐喻,才能往下扎下根须,往上触动心灵,使我们从中获得力量和启示,去寻找一条超越之路。纵然尘埃“无常”,“假象”不断,但人的正途与归路最终只有也只能回到“常”的永恒之中--这正是他所构建的伦理学通道。 这一通道,必须以人的“纯正”作密码,从而构建出世间的美好镜像。 “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。” 鲁道夫o阿恩海姆在《艺术与视知觉》中强调,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本质的东西。无论绘画还是装置,方天园一直没有放弃对艺术纵深的挖掘,他在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,也尽可能以多种形式去推进--这些多维的作品,逐渐建立并丰富了他的艺术个性,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。
2021年绘画作品
“创造力有如自由意志,蕴含着某种秘密。”基于此,《在世间》行为艺术活动将召集有共鸣的10家媒体共同参与。由此开放所带来的对探究“某种秘密”的不确定性,必将包含了我们意料之外的设想,这种变化将使作品更加丰满,以更多可能展现世间未知的绵延和广阔。
吴红霞
2021年4月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